刚过完中秋,再过一段时间又要迎来国庆节啦。你们有没有开始制定详细的出游计划呢。
时间不短的国庆假期,去国外旅游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一片陌生的土地听着陌生的语言、品尝陌生的美食、感受陌生的文化。假期的时间线仿佛也能最大程度的拉长~
不过,去国外旅游有个麻烦的地方就是,你很有可能被迫成为一个「代购」,帮亲密或是不熟的家人、朋友带这带那。
朋友:“我听说XX国XX牌子的XX护肤品挺好用的,你这次出去玩看见了就顺便帮我买一个呗。”
爸爸妈妈:“大姨家闺女刚生了宝宝,你这次去XX国玩,记得帮她带几罐奶粉,我可答应人家了啊。”
其实啊,现在在国内的网购平台上买其他国家的东西已经很方便了,家人、朋友只是觉得有个认识的代购帮忙买会比较放心,不会买到不正宗、残次的产品。
以护肤(化妆)品来举例,本土版、免税店版、国际版、国内版……各个版本,很多人会默认「本土版」是最好的。
那真的是这样吗?
本土版、免税店版、国际版、国内版……的护肤(化妆)品区别真的很大吗?姐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
同款产品的不同类型是怎么分类的?
所谓的本土版、免税店版、国际版、国内版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定义,而是一种约定成俗的称呼,以俗称来定义和划分护肤(化妆)品是非常不严谨的。
用针对不同地区的产品定义更加准确。
比如满足中国法律规定,正式进入国内的产品,可以叫做中国版;满足韩国法规,正式在韩国销售的产品,叫做韩国版;满足欧洲法规,正式在欧洲销售的产品,叫做欧洲版。这种叫法虽然和上面的称呼类似,但会更加严谨,讨论更有意义。
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的成分不同。A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的成分,可能在B国不允许使用。
像「氢醌」,属于早期美白、淡斑类产品经常用到的成分。在美国、日本是可以在化妆品中添加使用的。但在中国,氢醌已经被禁止添加在化妆品中,只能在一些药物中使用。
还有防晒剂方面,欧美国家由于对新型防晒剂的考察比较严格,所以很多日系防晒产品里添加的防晒成分在欧美防晒产品里是找不到的。
具体大家可以对照不同国家版本的护肤(化妆)品成分表进行查询。
2
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调整配方。
亚洲国家消费者的肤质相较于欧美国家消费者的肤质,更容易敏感。所以一些维A类、酸类成分为主打的产品在针对这两个市场的时候,会调整主要功效成分的添加量。欧美市场的产品功效成分添加量会多一些,亚洲市场相应会少一点。
这种做法说对于亚洲国家消费者而言,并不是说是偷工减料。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用出皮肤问题来得不偿失哦。
3
产地不同造成产品之间存在差异
一些国际品牌,在世界各地有多个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不同,工人素质、生产设备、生产原料产地之间就会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产品之间存在细微区别。比如在香型、膏体粘稠度、颜色等等。但这种区别非常小,对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影响也很小。
所以,本土版、免税店版、国际版、国内版……各种版本,大家就放心使用吧,只要是正品,效果都是可以保证的哦。
我们的「代购」之路也可以变得轻松许多,让拜托你网购的人自己去网上买吧,给自己的背包减减负。
PS/
不想解释的话直接分享这篇文章给他,也是一种婉拒的方式。
护肤品 不同版本的护肤品 点击【百度搜索本文】
本页地址:http://m.quban18.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8&id=5121
上一篇:肌肤补水保湿成分知多少